Crystal Pan, Freelancer(For now),台北市中正區.

1. 遷入老屋後有沒有最愛待著的角落,或是獨具特別的回憶?
這間房子原本是外公外婆的屋子,幾年前他們搬去療養院後,我才搬進來。雖然已經住了四年,但每次坐上餐桌,還是會讓我想起小時候來拜訪外公外婆家,最期待吃外婆做的菜。不論是炸肉或是高麗菜卷,不只是滋味令人懷念,還因為是外婆為我特地料理的,因此更令人珍惜。現在我跟先生也都很喜歡待在餐桌,雖然這不是屋內最美、最寬敞的地方,但每天吃飯的時間都是我們一天下班後可以好好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光。不管是過去外婆做的一桌佳餚,或是現在我幫先生燉的一碗滷肉,餐桌是我們向家人展現心意的舞台。料理是愛,餐桌常常是一個家的核心。
2. 您目前經常媒合資源和企劃的角色,會從什麼角度去挖掘到適合的題材,以及如何去找到適合的攝影師呢?
2. 您目前經常媒合資源和企劃的角色,會從什麼角度去挖掘到適合的題材,以及如何去找到適合的攝影師呢?
我在媒體做了幾年編輯和攝影後,又去唸攝影碩士,就是因為對攝影很有興趣,才會有這樣的職涯追求。所以就算不是在工作,我自己私下的個人時間也有一大部分是在看攝影書、攝影展、看別人的作品。我知道有些人對攝影有興趣,是喜歡拍照、創作自己的作品,但我除了自己拍照,也很喜歡媒合人才。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一起碰撞出火花,對我來說是很令人興奮的事情。現在雖然大多都是藉由社群媒體來發掘新人才與作品,但也有很多合作過的攝影是我透過線下管道認識的(出版、展覽等)。以前在媒體任職時,我要整合的攝影工作,比較多是採訪類的商業拍攝,現在的工作則更常是在製作創作類型的攝影專題。我認為攝影師在出版、展覽的過程中,因為會整理自己作品的脈絡,所以比起單純在社群上張貼照片,可以有機會對創作進行更多層次的思考,所以碰到有提出過完整作品的攝影師,我會比較有把握能和對方進行深入的合作。
3. 牆面和櫃上有發現您輸出的兩件黑白的攝影作品,是處在什麼情況下拍攝,為什麼會選擇這兩幅輸出裱匡呢?
3. 牆面和櫃上有發現您輸出的兩件黑白的攝影作品,是處在什麼情況下拍攝,為什麼會選擇這兩幅輸出裱匡呢?
這兩張出自我從 2015 年到 2022 年間拍攝的一組作品《Sidewalk》,主要是藉由拍攝城市夜晚的行道樹來探討社會中的個體性,之前曾經拿這兩張照片去參加攝影portfolio review,所以才會輸出。因為是一組作品,概念和背後故事要講起來有點龐大複雜,在此不細述,不過這組作品在三月初會在 SKM Photo 新光攝影展出,歡迎來參觀。
4. 平常看您有下廚的習慣,有沒有自己的拿手菜!或是嘗過什麼味道讓你念念不忘的.
4. 平常看您有下廚的習慣,有沒有自己的拿手菜!或是嘗過什麼味道讓你念念不忘的.
拿手菜是各種義大利麵,以及中式番茄燉牛肉。我在大五的時候去澳洲交換,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開始自己下廚做菜,第一天進到宿舍廚房,連切肉都不會,除了上網找食譜外,有時候也會憑感覺亂摸索。大鍋煮的中式番茄燉肉算是自己亂摸索出的料理,一大鍋熱熱辣辣的燉肉,既可滿足亞洲胃,課業忙碌的時候又可以煮一鍋吃一週。不論是當時分給其他華人同學,或是後來回台後做給朋友吃,大家都滿喜歡的。雖然很家常,但是是我自己在外面餐館沒吃過的口味,現在每到冬天就會燉煮。
5. 參加這次肖像合作的原因,以及拍攝結束後的感受?
5. 參加這次肖像合作的原因,以及拍攝結束後的感受?
二十幾歲的時候,比較愛跑活動、交新朋友,也常常和朋友互拍留下一些當時的紀念,很喜歡照片中看起來很燦爛、在發光的自己。後來在剛滿三十歲不久,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人際關係上的挫折,讓我消沉了很久,很討厭被不熟悉的人拍照。雖然對外我都開玩笑說不拍照是因爲不想留下數位足跡的緣故,但其實我就是變得不信任別人,不想看到自己在別人眼裡是什麼樣子。這次讀到 Kadosa 的家屋拍攝徵求貼文時,我發現自己漸漸走過前幾年的低潮,意識到自己沒有那麼排斥被拍照了,心想或許是一個值得留念的事情。追蹤 Kadosa 超過十年了,覺得 K 鏡頭下的模特看起來總是很輕鬆舒服的樣子,如果是 K 來拍的話,應該不會害怕吧!























